首页 > 文章详情

新常态下广州居民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
朱泯静
出版日期:
2017年8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8733字
所属图书:
广州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以2016年广州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欧洲基金会就业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框架,从职业和就业安全、技能发展、工作与非工作生活的和谐、健康与福利四方面分析新常态下广州居民就业状况。最后,得出五大结论。

关键词:

就业状况广州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

朱泯静: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管理理论、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政策、企业创新、复杂网络等。

文章目录
·研究意义与背景
职业和就业安全
  • (一)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仍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 (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的职业非农化趋势明显
  • (三)人力资源市场灵活性增强,非正规就业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就业渠道
  • (四)失业群体以低学历中年人群为主,多数并未形成长期失业,再就业难度不大
  • (五)部分女性由于料理家务而未就业,成为待挖掘的潜在劳动力
技能发展
  • (一)工作需要越高的技能,单位越会组织技能方面的培训
  • (二)就业者对单位提供的培训认可度高,参与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自身的技能
  • (三)就业者较少参加其他培训,但参加者对其他培训认可度也较高
工作和非工作生活的和谐
  • (一)广州居民的劳动保护做得较好,然而也存在部分行业劳动时间过长
  • (二)广州的开放度在不断提升
健康和福利
  • (一)广州居民的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覆盖率较高,且满意度也较高
  • (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相关权益亟待法律保护
  • (三)公共产品供给状况与公众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中青年群体对基本社会保障存在焦虑感
  • (四)市场化导向的就业制度基本形成,劳动合同制成为市场化导向就业制度的基础
小结
  • (一)促进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有助于稳定就业
  • (二)家庭主妇应得到相应补偿
  • (三)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覆盖率与满意度均高
  • (四)部分群体的社会保障供给值得关注
  • (五)提供多形式技能培训有益于就业者与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