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7年传统与现代:滇西北一个普米族村落的百年生计变迁史

作者:
赵越云 樊志民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11267字
所属图书: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第2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通过对位于南方农牧交错区的滇西北一个普米族村落近百年间生计模式的演变进行长程观察,可以发现,在继承与发展中,迪姑普米族人以生计模式的转变为基础,逐步实现了从游牧族群向定居农业族群的转变。合理地分配劳动力在各种生计方式之间的时间安排、协调各种生计方式在空间上的分布,是迪姑普米族人在生计模式成功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历史经验。重要的是,迪姑普米族人生计模式的百年变迁史具有历史与现实的普遍性,由此引发了关于回归传统与走向未来的诸多思考。普米族人形成的历史经验启示,如何实现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发挥现代优势,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农村普米族生计模式

作者简介:

赵越云:1988~,男,汉族,山西吕梁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农业史。

樊志民:[通讯作者]樊志民(1957~),男,汉族,陕西洛川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农业史。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传统构建:集体化以前生计模式的继承与转变
·延续传统:集体化时期生计模式的拓展与偏颇
·走向现代:集体化以后生计模式的多样与割裂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