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图书详情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第25辑
丛书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作者
:
朱凌飞
李志农
副主编 ;
何明
主编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
2018年6月
关键词
:
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
年刊
引用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第25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第25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6
目录
简介
民族史研究
继承与突破:中国西南古代民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前景及其可能(1840~2017)
卫藏与康区的界线形成演变过程探讨(1434~2017)
2017年传统与现代:滇西北一个普米族村落的百年生计变迁史
论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与民族区域自治(1905~2017)
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研究
共生的实际:2005年论中国西部民族间拟亲属关系
2018年从生存需求到族群团结和国家认同:云南拉祜族敬老仪式的文化表达
贵州省区隔与交融:资源利用中的民族关系(1964~2017)
新中国成立前川南民族关系浅析(1938~2017)
路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阿公路修筑与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以《岷江报》《筑路报》相关报道为线索(1951~1955)
滇藏怒江通道之历史演变考察(2009~2017)
境外中籍背包客的性别差异:基于尼泊尔加德满都市的调查(2012~2017)
边疆学研究
中国王朝国家的疆域格局与边疆形态
2018年“边治”与“县治”:中国边境县治理的双重路径
生存政治与边区历史——明代以降盏西土目孟氏研究
非物质文化研究
节庆转型视角下呼伦贝尔那达慕节庆利益相关者参与问题的观察研究(2011~2017)
原生到再生:非遗保护语境下西北“花儿”的传承与创新(2006~2017)
中缅跨境区域傣族乐器“光邦”的变迁与当代传承(2013~2017)
物、仪式实践与权力生产——2017年大理白族火把节“抢升斗”的人类学解读
宗教人类学研究
刍议涂尔干“神圣”与“凡俗”的二元性——以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个案(2005~2017)
佛教认同空间与建筑构形的互证关联——以大理白族佛寺、塔、民居为例
“二元一体”宗教信仰影响下的云南德宏傣族特色村寨景观解析
起源与回归:云南纳西族神话与仪式中的死亡与灵魂(2006~2009)
云南论宗教仪式中艺术的心理治疗功能——以彝族为例(2011~2016)
公共卫生与医学人类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地区卫生防疫中的去污名化与权力扩张——以黔南疟疾防治为例(1949~2017)
生态与环境人类学
2015年四川纳木依人的灾害叙事与文化记忆
生态文化视域下的洱海周边农村环境保护
学术评介
2017年我国少数民族族际通婚研究综述
乡土性与城市融入——《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评介(2010~2015)
内容简介
中国西南民族的研究历史十分悠久,成果颇丰。但是到了今天却依然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研究,与相关学科联系甚少,所以研究空间变得狭小,发展缓慢。因此中国西南民族历史的研究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在方法论上除了历史学原有的方法之外,最有建设性意义的就是对中国西南民族进行历史人类学研究。唯此,中国西南民族历史的研究才有可能突破,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关推荐图书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第28辑
文化生产与民族认同
发展传播视野中的武陵山区农村品牌消费研究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逻辑与实践
作者
李志农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
何明
1959~ ,浙江义乌人,云南大学民族学一级学科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
朱凌飞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