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仪式性人情的区域差异研究
作者:
杜姣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1144字
所属图书:
南北中国: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2.181-209
贺雪峰
摘要:
简单来看,我国农村的仪式性人情是村民社会交往关系的表达,它以礼物交换为媒介,包含随礼、待客、仪式等要素,发挥着经济互助、整合村庄社会、凝聚村庄情感等多方面的功能。但是对于幅员辽阔、社会高度复杂的巨型国家而言,这些相似性往往只是一种表面相似性。
关键词:
区域差异
经济分化
仪式性人情
作者简介:
杜姣:
相关报告
阶层分化、社会压力与农民上访
2017~2018年度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报告
人情的构成之一:以人物关系为标准
人情的构成之二:以事务关系为标准
人情往来的规则与机制
在熟人社会中为人处世
熟人社会中人情秩序的区域差异简析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武陵山片区经济地理的时空演化与重塑战略
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
文章目录
·
问题的提出
·
基本解释框架:血缘公共性、地缘公共性与私人性
仪式性人情的区域表达
(一)人情圈建构规则的区域差异
(二)随礼规则的区域差异
(三)人情性质的区域差异
仪式性人情的嬗变
(一)南方团结型村庄人情的稳定性
(二)北方分裂型村庄人情交往规则的稳定与仪式异化
(三)中部分散型村庄人情的总体异化
(四)延伸讨论:经济分化结构下的仪式性人情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