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上海城市社区老年人的个体化生活境况

作者:
邓世碧
出版日期:
2017年10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1515字
所属图书:
城市社会学评论·第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群体中年龄跨度、身体健康状况差异都较大,而且这些差异与其生活境况关联甚大。笔者分年龄和健康状况进行了归纳:从年龄来看,低龄老人注重发挥余热、中龄老人主导自己生活的愿望强烈、高龄老人的照料需求明显;从自理能力的差异方面来看,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难以主导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更明显,而自理能力强的老年人明显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且情绪更为稳定和积极。上海城市社区老年人正在经历的个体化是这样一种现象:在社会经济和制度发展过程中,家庭越来越小型化、个体与家庭的关系被劳动市场所重构、针对个体的制度保障逐渐发展起来,老年人个体生活自主的意愿和能力(主要是经济保障)增强、对自我的关注逐渐增长,但是仍然重视家庭观念及代际互惠。

关键词:

城市社区人口预期寿命老年人个体化生活境况城市老龄问题

作者简介:

邓世碧: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

文章目录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总体趋势: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 (一)居住方式:空巢家庭比例高
  • (二)经济独立:养老金作为主要生活来源
  • (三)生活独立:自我依赖
  • (四)生活照料:社会化
  • (五)找寻自我价值
老年人生活境况的差别化比较分析
  • (一)纵向比较:年龄差异
  • (二)横向比较:自理能力差异
·研究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