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农村防灾减灾基线调查工具的研发

作者:
沈文伟 王东明 刘鐁謍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3225字
所属图书:
社区防震减灾路径探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套以中国农村为背景的社区减灾基线调查工具的研发与使用指南,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和社区减灾工作人员在农村地区开展社区减灾时参考使用。
关键词:

社区为本农村防灾减灾社区抗逆力社区减灾

作者简介:

沈文伟: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1991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荣誉学士学位;199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硕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吸毒、网瘾、家庭治疗、社会工作实务等。曾任教于香港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曾任新加坡关怀中心总干事。热衷为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等地机构提供咨询及帮助员工训练。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与四川几所院校合作开展“四川灾害社会心理工作项目”,长期积极探索中国灾害社会心理工作模式。2016~2017年曾任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国减灾署合作项目总监。多次受邀在香港及新加坡等地主持研讨会、参加电台和电视访问节目等。目前在内地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中国青少年吸毒与家庭治疗》《灾后社会心理需求评估工具手册》《灾后儿童社会心理工作手册》等。

王东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访问学者(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主要研究领域为防灾减灾政策分析。在灾害研究中,注重并提倡以发展的视角有效统筹家庭、社区、城市和国家等不同层面的需求,加强各类防灾减灾服务的有效供给、依托社区和城市日常运行压力的有效缓解来提高社会韧性水平。

刘鐁謍:地震无疆界EWF项目研究助理,先后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主要从事地震灾害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文章目录
·引言
·有关防灾减灾基线调查工具的概念和原则
·风险感知是防灾减灾不可或缺的要素
·缺乏以中国为背景的防灾减灾基线调查工具
中国农村防灾减灾基线调查问卷开发过程
  • (一)第一步:回顾相关文献和调查工具,确定问卷主体结构
  • (二)第二步:同行评审
  • (三)第三步:根据评审人的反馈调整问卷的内容
  • (四)第四步:确定问卷的结构和内容
  • (五)第五步:编制问卷使用指南
  • (六)第六步:培训实地调查员
  • (七)第七步:试点研究(pilot study)
·问卷的优点与不足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