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发展权”转移下的空间金融化
作者:
杨友仁
出版日期:
2017年10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543字
所属图书:
城市社会学评论·第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0.235-246
朱伟珏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
发展权转移是一种非货币补偿或者非货币诱因的规划工具,最早产生在美国,目的是解决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即透过市场的方式进行历史遗产的保存治理。台湾则在财源缺乏的情况下,将TDR运用于公共设施用地的取得上,并在2006年之后开始采用容积奖励的办法大力推动城市更新。台湾采用发展权移转和容积奖励作为都市规划系统的杠杆,以促进房地产投资和解决累积的城市问题,TDR也是台湾非常重要的历史保存手段。自1997年建制以来,TDR在台湾一直扩张,乃至于2013年之后各市设定容积银行,如大台中市整个行政范围内就建立了容积银行,而且扩大使用TDR。TDR慢慢变成不只是一种非货币补偿,而是变成地方政府新的财政手段。
关键词:
金融资产
虚拟资本
社区冲突
发展权转移
空间金融化
作者简介:
杨友仁:
杨友仁,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相关报告
社区冲突与社区建设——24个东北城市社区调查中的主要访谈对象列表
社区冲突与社区建设——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政策性建议
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引发的矛盾问题
社会治理背景下的社区冲突与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一项社区服务项目的思考
社区组织不健全引发的矛盾问题
社区保障不完善引发的矛盾问题
失业下岗人员社区就业及家庭矛盾问题
社区服务与社区经济方面的矛盾问题
房主与房管部门及物业间的矛盾问题
社区权力方面的矛盾问题
文章目录
引言
1.TDR(发展权转移)的含义
2.台湾TDR的治理进程
3.容移地:衍生的金融资产
4.郝龙斌市府的“台北版都更(2006-2014)”
5.台湾都更体制的特点
6.台湾都更体制执行结果
7.容积移转与容积奖励的浮滥
8.社区冲突:文林苑
9.都更制度下历史建筑文化资产的投机:文萌楼案例
10.容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