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
郭林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240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养老服务资源主要是由老年人个人、家庭或家族提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计划经济时期,在城市,制定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养老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撑,并经过发展集体劳动保险事业,向城市职工直接提供养老服务;在农村,以人民公社制度为主要背景,通过实施社会救济、五保供养、合作医疗等制度,为农村居民的养老提供资金和服务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上述对老年人提供了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养老服务的机制逐渐失去了城市单位保障和农村集体基本保障制度等土壤,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有鉴于此,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机制建设成为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内涵。本章从养老服务理论分析出发,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养老服务演变脉络,并基于对此变迁的评估,提出中国养老服务改革的未来思路。
关键词:

社会保障社会服务资源配置养老

作者简介:

郭林: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养老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民政部社会事务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保障理论与政策。近年来,在SSCI一区期刊与CSSCI期刊,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约2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多项政策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领导批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全国优秀社会保障青年学者奖等奖项。

文章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养老服务的发展阶段
  • 3.1.1 计划经济阶段(1949~1978年)
  • 3.1.2 “初识老龄化-基本制度构建”阶段(1979~2000年)
  • 3.1.3 “未备先老-主动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养老服务的发展理念
  • 3.2.1 从注重家庭和个人责任到多元主体责任并重
  • 3.2.2 从强调单一政策发展到注重综合政策体系构建
  • 3.2.3 从侧重宏观改革到讲求精细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养老服务的政策评估
  • 3.3.1 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具备雏形,但资源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并存
  • 3.3.2 支持社会力量助力养老服务发展的步伐加快,但现实效果亟须改善
  • 3.3.3 整合性养老服务初步发展,但有待系统化
  • 3.3.4 借鉴西方典型经验日益强化,但与中国国情融合不够充分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