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2011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劳动力的就业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年10月
报告页数:
54页
报告字数:
5209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住户调查(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0.88-141
龙远蔚
李克强
刘小珉
摘要:
就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老百姓只有有了工作才能维持生计,因此,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也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本章将通过整理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对我国民族七省区城镇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从性别、地区、民族三个维度重点分析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描述民族七省区城镇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二是分析民族七省区城镇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三是分析城镇劳动力获得工作的途径;四是分析个体经营的资金来源。
关键词:
稳定性
途径
资金来源
就业状况
城镇劳动力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城镇劳动力就业
路径:模式总结与道路分析
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个城市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
安徽劳资关系实证研究报告
广州市农民增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闲置低效宅基地再利用的关键问题及途径思考
脱贫致富:中国农村妇女发展的足迹——以山东武家洼乡为例
东北三省农民增收问题现状及途径
人民团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与趋势
社会工作与脱贫攻坚:介入空间与介入途径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就业状况
就业状况
在职者的职业类型
在职工作者的行业类型
在职工作者的单位性质
第二节 就业的稳定性
在职工作者的劳动合同性质
更换工作情况
换过工作的就业者上一个工作的性质
换过工作的就业者上一个工作的职业
换过工作的就业者离开上一个工作的原因
第三节 城镇劳动力获得工作的途径
各地区在职者获得工作的途径
各民族在职者获得工作的途径
第四节 个体经营的资金来源
个体经营者向亲友借款情况
个体经营者向银行贷款情况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