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现代文明背景中俄罗斯国家和民族认同形态

作者:
〔俄〕А.А.尼基申科夫 何群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3590字
所属图书:
我看俄罗斯——一位女人类学者的亲历与思考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过去的1/4个世纪,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艰难时期。确立了数十年的世界观的崩溃,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经济、政治层面因素,瓦解了强大的国家——苏联,以前作为同一国家的同胞,现在散落在不同的地缘政治空间,从而严重影响了生活中人们的相互交往和联系,并引发民族、种族仇恨意识。所有这些过程,触及和损害着俄罗斯联邦,并危及其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公民社会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对其自我认同发生作用。问题在于——“什么是俄罗斯”“我们是谁,俄罗斯人是谁”,得到的答案,令人吃惊的不一致。关于俄罗斯——共同体(国家,各族人民)问题,其中包括联邦内所有少数族裔共同构成的“多民族俄罗斯国家”问题,媒体讨论热烈,这使得以往帝国紧箍咒的禁锢现在有机会得以破除。近年来,因经济困难,民族热忱升温速度减缓,认为带有民族社会色彩的流血事件不完全是民族激进主义思想的发展的认识进入大众意识。讨论的热点和核心,不仅涉及俄罗斯政治(公民社会)和人口状况,而且涉及历史、经济、文明进程、心理、种族和文化等。这与具有悠久传统的讨论方法具有同一性。总体来看,迄今俄罗斯的公众意识看起来像是多种话语并存,而就俄罗斯的性质及民族、国家状况,存在极其惊人的、彼此不同的见解。而每一种论点,对认识我国社会的某些图像,如了解各党派的组织和宣传、社会的运动和构成等,都具有价值。

关键词:

俄罗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作者简介:

〔俄〕А.А.尼基申科夫: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尼基申科夫(А.А.Никишенков)(1949年3月12日~2013年9月23日),俄罗斯著名民族学、历史学家,历史学博士,莫斯科大学教授,莫斯科大学民族学教研室主任。

何群:何群,女,蒙古族,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理事会内蒙古分会理事长,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历史系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以中国大、小兴安岭地区传统狩猎民族鄂伦春族、使鹿鄂温克族为个案,探讨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的关系;民族社会学与内蒙古社会。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国家民委项目各1项。主要著作:《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土著民族与小民族生存发展问题研究》《小民族的世界——中国兴安岭田野工作笔记》。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思想战线》《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有关论文数十篇。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