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与群际知觉研究:以云南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调查为例

作者:
高文珺
出版日期:
2014年8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20254字
所属图书:
社会治理:新思维与新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从多重社会认同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群际知觉的关系。对云南省昆明市和昭通市643名汉族和364名少数民族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民族和国家认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又存在显著差异。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类型主要包括四种:整合型、民族型、国家型和弥散型。居住环境影响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群际知觉因民族-国家认同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关键词:

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多重社会认同群际知觉

作者简介:

高文珺:汉族,1983年4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心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副研究员,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站博士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出版专著《社会共识的形成》《中老年社会心态和互联网生活》《网络直播:参与式文化与体验经济的媒介新景观》,在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心理科学》《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文章目录
理论基础与问题提出
  •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概述
  • (二)多重社会认同视角下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研究
研究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测量工具
研究结果
  • (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 (二)汉族和少数民族调查对象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特点
  • (三)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的人口学差异
  • (四)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与群际知觉
结果讨论
  • (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 (二)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结构
  • (三)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的人口学特点
  • (四)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与群际知觉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一)结论
  • (二)研究意义与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