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医生行业组织形式和薪酬激励机制

作者:
俞卫 李珺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2080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卫生管理研究 2018年第1期 总第3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国公立医院在经历了二十多年靠自身创收改善医生薪酬的激励机制之后,2017年人社部等四部门发布了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使薪酬制度改革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医生行业组织形式和薪酬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公立医院医生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策略。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使得自雇式成为国际医生行业组织形式的主流,但当医疗保障成为社会发展目标之后,医生和患者都必须面对有限公共资源的管理,而科学技术引起的医疗服务专业化使医生对医院的依赖越来越紧密,政府、医院和医生形成了从合同制到政府主办的各种医疗服务组织方式。但无论组织形式如何,由社会(政府)筹资方主导绩效考核,在有限资源下提高医疗服务价值是改革追求的共同目标。我国公立医院医生薪酬激励机制的主要问题是创收导向引起的诊疗方案费用高、效益低,但要转变为绩效导向则必须解决医院现行的经济运营体制,财政、价格和医保应该配套调整政策,让医院在追求服务绩效的改革中,收入同绩效同步增长。

关键词:

医疗服务特殊性供给组织形式医生薪酬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

俞卫: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李珺:李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

文章目录
·引言
医生行业特殊性与组织形式
  • (一)医疗服务特殊性与医生行业组织形式
  • (二)医生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
医疗组织形式、支付方法与薪酬激励机制
  • (一)组织形式和支付方法对医生薪酬的影响
  • (二)组织和支付方式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
  • (三)发达国家按绩效支付的努力
  • (四)美国以价值为基础的绩效考核
我国医生薪酬激励机制的演变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薪酬激励机制
  • (二)经济改革初期公立医院自负盈亏的医生薪酬激励机制
  • (三)公立医院绩效薪酬激励机制探索
·政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