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网络对男性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风险性行为的影响

作者:
杜鹃 王文卿
出版日期:
2016年7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260字
所属图书: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5)
摘要:

目的:考察社会网络因素对北京市男性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风险性行为的影响。

方法:综合社区抽样和互联网抽样,抽取样本385名,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32人曾感染过性病,33人的女性性伴侣在过去12个月中有过意外怀孕或流产,139人曾在调查前的12个月中有过商业性行为,27人在商业性行为中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男性流动人口的“核心应酬聚会网”对其从事商业性行为及是否在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均有显著影响。

结论:社会网络因素能够为解释男性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风险性行为提供重要理论维度。未来面向流动人口的安全性行为与生殖健康研究应关注社会网络的作用。

关键词:

北京市社会网络男性流动人口商业性行为风险性行为

作者简介:

杜鹃: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获社会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人口健康、基层治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社会学评论》《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拿起针筒的国家——20世纪中国性病控制社会史》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王文卿: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

文章目录
·引言
方法
  • (一)人群与抽样
  • (二)因变量
  • (三)自变量
研究结果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二)调查对象现有风险情况
  • (三)核心应酬聚会网对商业性行为和安全性行为的影响
·讨论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