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气候变化的挑战及其应对

作者:
杜受祜
出版日期:
2015年4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34517字
所属图书:
全球变暖时代中国城市的绿色变革与转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海岸线漫长、人均占有资源量低,从而决定了中国极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以煤为主,又决定了中国必须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在一定时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气候治理能源问题“双脱钩”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

杜受祜:1945年12月生,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人。196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研究员,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应对气候变化下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区域经济、环境经济。先后主持过“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研究”“中国百县(市)跟踪调查·渠县调查”“巩固、提升四川省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效应研究”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出版过《四川近现代场镇经济志》《环境经济学》《农业大县的小康之路》《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效应研究》等专著。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气候变化是科学认知问题
  • 气候变暖的科学认知的五个阶段
  • 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应对的论争
  • 气候变化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联合
第二节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
  •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成为人类最大的杀手
  • 气候变化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
  • 应对气候变化存在政府失灵
  • 二氧化碳是不是污染物?
第三节 气候变化是能源问题
  • 人类的能源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 节能是减碳的重要途径
  • 优化能源结构是减碳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 中国在能源发展上既有压力也有潜力
第四节 气候变化是国际政治问题
  • 全球气候治理已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博弈的新焦点
  • 走出“囚徒效应”,全球治理气候变暖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全球气候治理的原则
  • 全球治理为应对气候变化开辟了新途径
  • 提升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
第五节 气候变化是发展问题
  • 用发展的理念和办法来应对气候变暖
  • “双脱钩”发展模式可望实现
  • 科技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是决定性要素
  • 应对气候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了经济技术手段的支持
  • 低碳社会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
第六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机制
  • 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论基础
  • 碳排放权交易
  • 碳税
  • 碳标签
第七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 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 中国是最早参与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中国家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