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多维视角与多元范式

作者:
秦广强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21857字
所属图书:
社会分层研究:客观与主观的双重维度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社会学者的话语中,“社会分层”是一个“描述社会不平等的系统结构的一般术语”(克朗普顿,2011:13)。分层的维度有多种,而阶级、地位群体与职业是其中最具竞争性的研究视角和概念工具。如果说马克思的引介与系统阐述使“阶级”成为分层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析概念的话,那么韦伯的著名论文《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阶级、地位和政党》则赋予阶级、地位群体、政党权力这几大议题在分层研究中的合法性地位。政党与政治领域的权力分化现象主要盛行于政治学研究中,在分层研究中并未受到充分重视,而“体现着经济状况差异的阶级和体现着文化差异的地位群体是分层体系的重要基础”(沃特斯,2000:344)。另外,随着劳动分工逐步走向深化和细化,职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从职业维度生发的理论成果也异常丰硕,职业结构不仅构成了社会分层各主要维度的一个重要基础,而且作为连接社会生活的不同制度和领域的纽带,在其中显示出了极大的重要性(Blau & Duncan,1967:6-7)。

关键词:

社会分层多维视角多元范式

作者简介:

秦广强:1985年生,山东莘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社会学研究》《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青年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著作(含合著)2部,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各1项及其他委托课题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阶级、地位与职业:相对边界
  • 1.阶级:关系取向的经济群组
  • 2.地位群体:荣誉与声望界定的“社会圈子”
  • 3.职业:基于劳动技术分工的社会经济文化体
  • 4.三者间的差异性
第二节 阶级、地位与职业:内在关联
  • 1.阶级与地位群体:保留区分还是弥合裂痕
  • 2.职业与阶级、地位群体
第三节 分层视角的多维分类与综合框架
  • 1.三种典型的分类维度及相应模型
  • 2.分层模型的一个综合框架
第四节 分层研究的多元理论范式
  • 1.功能论与冲突论
  • 2.“强风格”与“弱形式”
  • 3.结构主义与行动主义、经济决定与文化建构
  • 4.“阶级死亡”与“阶级持续”
·第五节 多元范式的理解认知与学术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