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食物、信仰及游牧知识体系——新疆哈萨克族餐桌上的羊
作者:
聂爱文
出版日期:
2015年7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8892字
所属图书:
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7.87-98
陈祥军
摘要:
首先,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收集,探索了新疆哈萨克族食羊的过程及其复杂的礼仪和禁忌。其次,本文分析了羊在哈萨克族文化中的特殊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食羊背后的多元文化意义,论述了食羊行为本身及其相关习俗,对哈萨克人的民族心理和游牧文化体系的影响。
关键词:
哈萨克族
宗教信仰
民族心理
游牧社会
作者简介:
聂爱文:
1969~,女,新疆五家渠人,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牧区社会及文化人类学研究。
相关报告
傣族的民族心理社会变迁
苗族女性服饰研究概述
浅析牧区人类学研究中的理论表述
都市郊区游牧社会的认同变迁
草原资源消费者的合作行为及其变革
干旱下的集约化风险与应对——内蒙古贡格尔的案例
差序格局下的宗教信仰和信任——来自中国十个城市的经验数据
西藏其奴村的民族与宗教
民俗与宗教
民族与宗教
文章目录
游牧知识体系下的食羊仪式及其过程
(一)食羊的前奏 佳畜的选择及其仪式
(二)男女在宰羊和煮肉过程中的分工
(三)分配羊肉的规则
食羊中的礼仪和禁忌
(一)丰富的食羊文化内涵
(二)食羊过程中的礼仪和禁忌
·
物尽其用的羊
食羊背后的多元文化意义
(一)游牧知识体系下的羊文化
(二)神圣世界中的羊 多元宗教对食羊礼仪的影响
(三)民族性格与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