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文化生态恢复的困境及可能性
作者:
谭晓霞
出版日期:
2020年8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3492字
所属图书:
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地方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08.170-187
谭晓霞
摘要:
本文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一主题,主要介绍了恢复文化生态所面临的困难及可能的解决路径。本文首先点明了文化空间缺失及仪式主持者断代是影响文化生态恢复的不利因素,其次指出只有寻找外源性动力才是传承铜鼓舞的可能路径,充分肯定了国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制度以及政府积极介入等举措的合理性、有效性。
关键词:
文化资本
文化生态
文化空间
宗教职业
作者简介:
谭晓霞:
谭晓霞,女,博士,壮族,云南丽江人。现供职于云南大学, 主要从事民族文化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相关报告
中国文化在里昂:文化空间与社会网络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
2020年中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转轨:纳入国家公共图书馆建制(1980~2011年)
文化空间视域下的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以湘西凤凰县为例
夏洛特完善城市创意生态系统的文艺方法
前程似锦还是南柯一梦——在大陆大学就读的台湾学生
水浒文化旅游资本生成与运作的人类学考察
从历史建筑改造看城市文化符号生产与消费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文化空间的缺失
·
第二节 仪式主持者的断代
·
第三节 寻找外源性动力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