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
作者:
戴锦华
出版日期:
2005年8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6708字
所属图书:
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08.622-628
刘伯红
谭琳
姜秀花
宓瑞新
摘要: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语境中,女性遭到了放逐。一个被宏大叙事、被繁复曲折的民族国家认同所组织起的话语空间,通过对女性位置和女性话语主体的放逐开始了中国“新时期”重写女性的文化历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叙述中的女性的复现有效地吸收并消解了20世纪80年代历史叙述中的他性因素。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率先脱离了男性精英知识分子的“宏大叙事”与“民族寓言”的笔法,并在一份平实或离间中书写女性的日常生活;女性写作开始以某种自觉的方式接续40年代乃至“闺阁文学”的女性文化传统。
关键词:
女性
文化空间
性别写作
作者简介:
戴锦华:
戴锦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报告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
中国文化在里昂:文化空间与社会网络
文化生态恢复的困境及可能性
2020年中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转轨:纳入国家公共图书馆建制(1980~2011年)
文化空间视域下的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以湘西凤凰县为例
夏洛特完善城市创意生态系统的文艺方法
江门市城区女性生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广东妇女的经济参与状况(二)——广东女性职业状况和经济收入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妇女教育发展总报告
文章目录
·
书写“他人”的历史
·
女性的浮现
·
性别换位游戏
·
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