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一首七言绝句,不仅描绘出峰岭连绵、错落有致的庐山轮廓,而且给出从横与侧、远与近、高与低观察的不同效果,寓意只有跳出界外方能识其真面目的方式和方法。观察历史也同样。纵观(相当于该诗“横看”)人类400多万年发生发展的历史,披荆斩棘、历经艰险、不断进取,今天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终于达到新的峰岭。侧观(同该诗“侧”),尽管各个民族、种族、国家的发展“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是都有各自的“成峰”“成岭”之道、之作。如果将这些“峰”“岭”连接起来,不同时期、不同高度的“峰”“岭”则可呈现三个大的平台,构成三个大的经济发展时代。众所周知,经济时代不是依据生产什么,而是依据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来划分。不同经济时代主流生产工具的性质不同,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的资本也不相同,甚至迥然不同。如此,可将人类全部发展的历史,粗略地划分为手工工具、机器工具和智力工具三个大的经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