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互联网与专家系统的风险界定
作者:
张燕
出版日期:
2014年1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6799字
所属图书:
风险社会与网络传播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1.85-106
张燕
摘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专家系统,是由科学技术成就及掌握这些科学技术成就的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专业体系,如建筑师、医生、律师等。对于普通社会大众而言,他们对专业体系的运作机制知之甚少甚至完全无知,但他们的生活却依赖于对这些抽象体系的信任,这一信任成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而风险的高度知识依赖特性则更加强化了在风险沟通中专家系统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互联网
专家系统
风险界定
作者简介:
张燕:
管理学硕士,国土资源土地整治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土地整治实施监管与绩效评价。
相关报告
互联网影响下的乡村社会关系变迁——以江苏省某淘宝村为例
视障者、互联网与残疾的包容性发展
网络族群的缘起与发展——族群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关系型消费的建构——网红经济的文化解释进路研究
网络文化概述
互联网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中国青年网络参与报告
互联网研究:中国人类学发展新路径
互联网中的日常“隐私”实践——基于青年群体的质性研究
互联网与95后乡城流迁底层青年的多重时间性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专家系统风险界定的利益框架
第二节 风险沟通中公众与专家系统的信任危机
纯粹关系中的信任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和盲目性
公众对专家系统的信任危机产生的社会原因
第三节 公众对专家系统信任的重建 平等对话
变单向的风险告知为双向的风险沟通,在科学决策中引入公众参与
构建公众与专家系统共通的话语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加强公众的风险教育,增强对不确定性的耐受能力
第四节 互联网打破社会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垄断格局
Web2.0的社会性满足数字时代学习对社会网络提出的额外要求
Web2.0的开放性促进知识更广泛全面的共享
Web2.0的群体协作构建庞大知识爆发系统
Web2.0的“用户贡献价值”打造新的知识生产传播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