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江西省雨山村调查研究结论
作者: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6861字
所属图书:
产权的文化视野——雨山村的集体、社群与土地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247-257
胡亮
摘要:
本文介绍了此次调查研究的主要结论及相关讨论。首先概述了此次调查以社会学和人类学为视角,旨在说明理解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等经济现象时应审视模式化看法并考虑地方习惯权利体系;其次阐述了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包括国家选择集体所有制的原因、集体所有权的内涵、“地方习惯权利体系”含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的社会关系因素等;最后讨论了作为结群单位的集体,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注重历史传统、跨村落研究方向。
关键词:
社区
社会关系
土地所有权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农村土地产权研究综述及雨山村调查研究概况
集体:名义上的所有者
社群、地景与土地权利
权利的呈现:“分田”与“林改”
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优势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两权分离的土地与村落共同体的衰落
土地所有和土地使用
互联网影响下的乡村社会关系变迁——以江苏省某淘宝村为例
就近城镇化的社会后果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理想与现实 国家的选择
集体所有权的内涵
“地方习惯权利体系”
“产权”抑或“其他” 社会优先
第二节 相关讨论
集体作为结群单位
后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