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集体效能

作者:
孙秀林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6217字
所属图书:
新社会群体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对社区进行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了社区集体效能对社区居民的重要意义。集体效能的概念是由辛普森提出的,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社会机制,一是凝聚力,二是对社会控制的共同目标(Sampson,2012)。在这个意义上,社区的集体效能存在于一个互相信任以及有凝聚力的环境中,是共同期望基础上的一种集体性的网络结构(Sampson,Morenoff,and Earls,1999)。研究发现,控制个人水平的人口特征和健康背景、社区经济劣势等因素后,集体效能与个体的自评健康呈正相关,个体受教育程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Browning and Cagney,2002)。基于此,本章考察新社会群体社区集体效能的状况。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孙秀林: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上海大学数据科学与大都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副主任、《社会》杂志副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副主编等职务;有多篇学术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青年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人口办等的多项课题;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社科新人”称号,荣获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治理、城市社会学、 空间社会学等; 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上海市教委项目等多项课题。

文章目录
·集体效能的概念
集体效能的测量
  • (一)社会整合
  • (二)共享期望
·集体效能的影响因素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