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新媒介”环境下的日常生活——兼论“数码时代的民俗学”
作者:
王杰文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400字
所属图书:
2017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民俗文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1.121-132
安德明
张礼敏
祝鹏程
黄若然
摘要:
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普通生活者的日常生活实践”正在受到新媒介的深刻影响。一方面,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迅速地成为新媒介的内容;另一方面,新媒介又成为普通生活者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潜在建构者。新媒介环境所引发的“日常生活革命”要求民俗学对学科自身的基本假设进行严肃的、全面的自我反思。
关键词:
信息化
日常生活
民俗学
作者简介:
王杰文:
相关报告
第二节 民俗学与思想史中的柳田学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影响
从“科学的民俗研究”到“实践的民俗学”
民俗学学术伦理规范的善与恶
中产阶级生活方式:都市民俗学新课题
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基于对22位民俗学者的访谈和个人的田野经验
钟敬文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的过程与趋势
民俗学是一门国学——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工作计划与早期民俗学者对学科的认识
民国时期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述略
文章目录
·
日常生活正在成为民俗学研究的焦点
·
日常生活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
·
“新媒介”主导下的日常生活
·
新媒介与民俗学的概念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