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6年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作者:
唐齐鲁 蒋斌 孙学政 刘勇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748字
所属图书:
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6年,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不利形势下,扬州市着力在“增量”和“提质”两个维度上做文章,以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提升服务创新创业水平为“双轮驱动”,努力激发经济活力,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提升。特别是“全国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的成功争创,为今后一个时期扬州市民营经济的提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2017年,扬州市应进一步理清民营经济的总体发展思路,突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切实盘活优质资源,着力在“培大、培强、培优”上做文章,坚持求真务实,继续以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和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招商引资为“双轮驱动”,用好用足“全国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的扶持资金和政策措施,力争在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和提升民营经济的总体规模、效益上取得新突破,为扬州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民营经济扬州市“双轮驱动”

作者简介:

唐齐鲁:扬州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蒋斌: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学会秘书长。

孙学政:扬州市工商局个体私营企业监督管理处副处长。

刘勇: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文章目录
2016年扬州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一)总量持续攀升,增速略有放缓
  • (二)单体规模增大,注册资本金增幅明显高于市场主体增幅
  • (三)吸纳从业人员稳步攀升,民营经济成为稳定就业的主力军
  • (四)“商改”“双创”激活效应凸显,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净增长”
  • (五)民资招商成果丰硕,重大项目建设超序时完成
  • (六)总体发展势头平稳,在周边城市位居中上游
  • (七)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集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持续下滑
  • (八)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但局部呈现新变化
2016年影响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给扬州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
  • (二)商事制度改革的扎实推进,激发了扬州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商事制度改革形成了叠加效应
  • (四)互联网经济浪潮方兴未艾,成为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
  • (五)政府部门更加务实的招商引资,为民营经济重点项目的储备和引进奠定了根基
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民营企业单体规模偏小,缺乏带动性强的大型和超大型骨干龙头企业
  • (二)传统加工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占主体,现代工业企业发展严重滞后、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偏小
  • (三)地方特色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不充分,行业影响力低、社会贡献值小
  • (四)部分行业的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效益下滑,对稳定就业和居民增收的影响和冲击较大
  • (五)中小企业普遍存活率低,优质成长型企业偏少
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用足用好“全国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的政策和资金
  • (二)建立成长型企业名录库,精准培育发展
  • (三)突出民资招商重点,努力引进带动性强的大型和超大型企业项目
  • (四)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 (五)着力培育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
  • (六)鼓励同业联合发展,壮大规模、提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