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高山资源何以巧变脱贫资本?——湖北璞岭村的茶叶产业扶贫实践

作者:
宁亚芳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262字
所属图书: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案例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璞岭村地处武陵山特困连片地区东北部,距县城110公里,是一个偏僻的山村;因地处深山,发展条件差,是该县精准扶贫的重要“战场”之一。但这座偏远的山村在精准扶贫中又恰恰是幸运的,2015年成为全县精准扶贫识别试点村,2018年大璞农公司投产建设茶叶加工厂,璞岭村守住的高山有机茶叶终于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实现了由产品到商品、由规模种植到产销一体的两个重大转变。发展茶叶产业不仅帮助了贫困户摆脱绝对贫困,更重要的是凝聚了全体村民团结建设美好家乡的愿景与信心。也正是由于茶叶产业的逐步发展,村庄、村民的内生发展愿望与能力不断增强,强村富民的成效也逐步显现。

关键词:

茶叶产业扶贫产业现代化璞岭村

作者简介:

宁亚芳:1988年出生,湖南攸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岗位教师,兼任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智库副秘书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理事和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等。主持完成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年度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重大专项子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规划项目子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青年学者资助计划”项目等。现主要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反贫困与区域发展、民族理论问题、反贫困和社会政策、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社会保障等研究。在《管理世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国人口科学》《民族研究》《政治学研究》China Economis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荣获第二批“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英才”称号,多篇《要报》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著有《云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发展研究》。出版专著2部,参加《民族发展蓝皮书》《社会保障绿皮书》《新时代中国民族地区发展调查研究》等的撰写工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特大项目百村调查子项目1项。

文章目录
大山阻隔:璞岭何以难脱贫
  • (一)大山阻隔的制约
  • (二)璞岭村的贫困“相貌”
精准扶贫:璞岭喜成幸运儿
  • (一)璞岭成为长阳县精准扶贫“第一个吃螃蟹的村”
  • (二)“1156”模式的诞生
规模种植:璞岭按下茶叶产业“加速键”
  • (一)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 (二)茶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实践
“璞红”茶叶:璞岭扶贫产业现代化的“名片”
  • (一)“富硒”品质认定
  • (二)龙头公司入驻
·市文明村:璞岭产业扶贫的强村富民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