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险途不畏路传情——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68年至1978年援巴工人的口述史

作者:
李梦鹤
出版日期:
2018年7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6254字
所属图书:
西部发展研究(2018年第1期 总第9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采用对多名亲历者进行分别访谈的形式,较为全面地记录了1968年至1978年参与援巴筑路工程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情况。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的角色理论,本文认为这些工人们的角色丛特点包括:角色丛较稳定,角色冲突少;兵团职工角色拥有主要权力;组织严密观察着工人的行为等。近50年来,中巴人民的友谊随着这条喀喇昆仑公路绵延千里,穿过了历史的河流,一直延续到今日。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口述史援巴工人

作者简介:

李梦鹤:李梦鹤(199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该文指导教师为张帆,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

文章目录
访谈记录
  • (一)从转业军人到兵团职工
  • (二)西山集训
  • (三)条件简陋,更遇恶劣气候
  • (四)艰苦工作之余记挂家事
  • (五)后方家属的辛酸往事
  • (六)九死一生的险情考验工人们的胆量
  • (七)他乡结友,情谊绵长
  • (八)光荣归乡却难获佳遇
  • (九)喀喇昆仑公路续写旧日辉煌
比较与分析
  • (一)第二期和第三期的援巴情况比较
  • (二)理论分析
  • (三)情谊互达,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