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日本关于汉人农村的“共同体”论与“祭祀圈”论——回顾与展望

作者:
川濑由高 KAWASEYoshitaka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29296字
所属图书:
中国研究(2014年春季卷总第19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日本学者“拘泥于共同体”的特有研究态度,介绍日本学界以宗教仪式或庙会为主题的汉人农村研究史。通过基于社会人类学视角的文献回顾,本文检视了日本学者研究成果的诸特征,并对未来汉人农村研究进行展望。

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讨论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学界的汉人农村研究(如平野、戒能、福武、旗田等人所做的努力)以及20世纪后期的人类学研究。

当今的日本人类学研究者接过传统汉人农村研究学统,注意到中国汉人村落的宗教实践兼具凝集性和灵活性,提出了诸如“硬性/软性模式”“信仰圈域”“漩涡模式”等分析性概念。在笔者看来,生发出这些概念的问题意识的核心就在于“group”(集团)概念的相对化。换而言之,这是修正施坚雅模式的路径,亦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有异曲同工式的共鸣。“拘泥于共同体”的日本学界研究成果对我们研究汉人农村社会构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且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另类的思考非边界性、非集团性的集合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共同体民俗宗教活动集合漩涡集团概念的相对化

作者简介:

川濑由高:〔日〕川濑由高(Kawase,Yoshitaka),日本首都大学东京博士生、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高级进修生。

KAWASEYoshitaka:

文章目录
·本文主旨
重考围绕中国农村的“共同体”论
  • 1.重考“平野-戒能论战”
  • 2.平野义太郎
  • 3.旗田巍
  • 4.福武直
  • 5.祭祀共同体
祭祀圈论的超越
  • 1.日本人类学者“祭祀圈论”的焦点
  • 2.硬性/柔性模式
  • 3.从祭祀圈到信仰圈域
  • 4.漩涡模式
考察与展望
  • 1.中日比较
  • 2.团体、集团、集合、“群”
  • 3.从共同体到社会的问题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