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性别失衡对中国农村人口婚姻暴力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
李成华 靳小怡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54749字
所属图书:
性别失衡对中国农村人口婚姻暴力的影响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学术界对婚姻暴力的定量研究始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家庭研究室的默里·斯特劳斯(Murray Straus)和其同事于1975年进行的全国家庭暴力调查,随后发生在夫妻间的婚姻暴力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西方学术界内来自社会学、心理学、女权主义、生态学、社会生物学、医学、流行病学以及犯罪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婚姻暴力的测量与状况、婚姻暴力何以产生以及婚姻暴力导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章首先分别对国外学者提出的影响婚姻暴力发生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发现进行梳理,其次就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明确本研究的努力空间。

关键词:

文献婚姻暴力性别失衡

作者简介:

李成华:李成华 1986年生,山东枣庄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业转移人口婚姻质量与家庭生计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人口科学》《社会》《青年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2次。

靳小怡:1973年生,陕西西安人,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婚育观念与行为、家庭养老、城乡人口迁移、农民工社会融合、婚姻家庭与养老及性别失衡理论等方面的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主要从事婚姻家庭制度、婚育观念与行为、家庭养老、城乡人口迁移等方面的研究。合著《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生育》等。

文章目录
婚姻暴力研究的相关理论
  • (一)心理学理论
  • (二)相对资源理论
  • (三)夫妻情感关系
  • (四)压力理论
  • (五)社会文化理论
  • (六)对相关理论观点的评述
婚姻暴力的经验研究
  • (一)个人特征因素
  • (二)婚姻家庭特征因素
  • (三)父权文化因素
  • (四)移民的研究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