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图像材料中关于“昆仑”的记载及形象,认为“古来言昆仑者,纷如聚讼”(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讲疏》语)之因,实缘于“昆仑”在不同时期为不同的概念及空间。文中经仔细梳理如《禹贡》《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及《山海经》等早期相关文献记载,认为“昆仑”在早期中国人的心目中,应为一“实际地理”概念与空间。然而大约从战国晚期开始,尤其是到了汉代以后,由许多汉代画像中各种被称为“昆仑山”的山岳形象来看,“昆仑”已渐染上了神仙思想的色彩,而渐由“实际地理”转化为“想象神山”、“地中”等象征空间。其背后的原因,则可能又与汉代以后西王母信仰的兴起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