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汉代“子报母恩”问题研究

作者:
杨振东
出版日期:
2016年3月
报告页数:
48页
报告字数:
38208字
所属图书:
婚姻·家庭·性别研究(第五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汉代子报母恩的原因是什么? 子报母恩的途径又有哪些方面?母权与子权的制衡关系又是如何? 代际权力轴心与性别权力轴心的关系是什么? 当今学术界还未有专门的论述来说明, 本文认为, 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梳理, 对中国古代教育史、 性别史及家庭史的研究是有益的。此外, 当今社会孝道思想进一步沦丧, 社会中不奉养、 侮辱甚至打骂父母的事情屡见不鲜, 本文希望通过对汉代孝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来提高社会对孝道思想的重视。
关键词:

孝文化子报母恩孝子报恩母权与子权

作者简介:

杨振东:

文章目录
绪论
  • 选题缘起
  • 学术史回顾
  • 研究方法及文章思路
孝子报恩的原因
  • (一)诗书教育使孝道观念深入“童心”
  • (二)尊赐、褒赏制度使得人人争做孝子榜样
  • (三)“以孝入仕”——社会时尚大转型
  • (四)孝观念的利民与愚民
孝子报恩的途径
  • (一)报乳母恩情
  • (二)报生母恩情
母权与子权
  • (一)母权对子权加以控制的原因
  • (二)子权服从母权的表现
  • (三)“夫死从子”新解释
·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