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和谐共生:天地人关系的现代重塑——兼谈孝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作者:
刘解龙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9851字
所属图书:
2023年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最初的孝是构筑“天、地、人”关系的伦理基础,其原始要义是“天地崇拜”或“土地崇拜”(大孝),后以《论语》为代表,通过“四子问孝”引申为“代际和谐”(小孝),二者均以“和谐”为核心,可择其“和谐”内涵造福于当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大孝”“小孝”的文化内涵与类型,均可运用于“天、地、人”关系的现代塑造之中。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类文明新形态”之中,既要有对大自然之“孝敬之心”和“孝敬之行”,还要创建“孝敬之理”,在全社会形成对大自然的“孝敬之风”,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培养“孝敬之力”,充分彰显孝文化的现代生命力。

关键词:

生态文明和谐共生孝文化天地人关系

作者简介:

刘解龙:长沙理工大学二级教授,湖南省绿色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等。

文章目录
孝文化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内在联系
  • (一)孝的内涵解读
  • (二)孝的本义溯源
  • (三)孝文化与生态观
《论语》中的孝的类型与体系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一)《论语》的中“孝”的具体内涵与形态
  • (二)《论语》孝文化观对生态文明的启示
培育孝敬自然的综合力量
  • (一)尊崇对大自然的“孝敬之心”
  • (二)倡导对大自然的“孝敬之行”
  • (三)创建对大自然的“孝敬之理”
  • (四)广树对大自然的“孝敬之风”
  • (五)厚植对大自然的“孝敬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