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ensen(1997)等学者从创新引起的组织结构和市场变化程度将创新区分为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和维持性创新(sustainable innovation)。维持性创新致力于在主流市场用户和高端用户重视的功能属性及价值维度上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向现有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颠覆性创新则偏离主流市场用户所重视的产品属性,开发那些能够满足低端用户或新用户需求的产品,并不是生产更好的产品,而是做出更简单、更便利、更便宜的产品,给潜在顾客,或是要求不那么高的顾客群。通过先占领低端市场或新市场,再逐渐替代或部分替代主流市场。
康长杰和陈劲(2006)指出,颠覆性创新方法可以被成熟公司和新企业用来为已有的低端市场或者一个全新市场创造新产品,还可以用来为发达国家的广大人民创造足够好的、适用的、他们又负担得起的产品。在颠覆性创新立足点稳固后,企业可以利用维持性创新(渐进的或突破性的)向本地市场的高端以及全世界发达国家市场转移。即当颠覆性创新获得初步成功后,必须适时地转向维持性创新以获得更为长远和持续的成功。
为此,本章我们将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对颠覆性创新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对维持性创新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深入讨论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对两种不同类型创新的不同影响机制。从动态发展的视角,提出企业应当策略性地主动调整“自我中心型”的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调整对吸收能力不同方面的培养,以促进后续的维持性创新绩效,主动积极地获取最终“破坏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