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强调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推进共青团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是焕发共青团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改革方案》从四大方面、十二个领域提出了共青团改革的措施。《改革方案》在第三方面“改革创新团的工作、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中提出:“建设‘团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队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
按照《改革方案》所提出的“3+”基层共青团队伍建设模式,在“3+”队伍中,团干部和青少年事务社工作为这一队伍建设中的主要成员,唯有达成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才能够在对诸多问题的认知上具有基本的一致性和倾向性,才能在这一队伍建设创新模式中更好地协同工作、形成合力,才能使该组合模式在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性、创新性、实效性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所以,了解团干部角度下青少年事务社工在青少年事务社工工作中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技能,以及团干部对青少年事务社工性格、动机、价值观等的态度,通过比较发现同一性和差异性,本研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对今后共青团各级领导机构有效构建和推进“3+”基层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调查根据最终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将共青团干部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的胜任力分为知识技巧层、性格层、动机层、“党青价值”层、普世价值层五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