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污名
作者:
管健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33908字
所属图书:
身份污名与认同融合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1-32
管健
摘要:
污名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之后,21世纪初才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考察污名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这一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视野中的热门课题之一。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中对污名的理论框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加以回顾,可以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求对进一步研究污名本土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心理学
心理机制
污名
作者简介:
管健: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博士、副教授。
相关报告
北京居民参与式社会动员心理机制研究报告
社会支持、污名与需求满足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社会支持、污名与需求满足的文献回顾
创伤经历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机制评述
社会支持、污名与需求满足的污名与污名控制策略
我国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
文学作为治疗的人类学考察
污名、排斥与社会生存空间的再造——基于Y中学精神分裂症学生的个案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综述
文化分类与制度区隔:社会边缘群体污名形成的双重逻辑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污名的概念与发展
污名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污名研究中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污名的形成机制与模型建构
污名的形成机制
污名的维度研究
污名的模型建构
第三节 社会学与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污名的理论框架: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度量
污名研究的当前发展
当代污名研究: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