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一种解释策略
作者:
董美珍
出版日期:
2010年2月
报告页数:
44页
报告字数:
36525字
所属图书:
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2.247-290
董美珍
摘要:
首先,本文探讨了后现代哲学家伽达默尔、福柯、德里达的理性观念和对科学客观性的批判,认为这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对科学的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其次,本文阐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借鉴了后现代的“解构”这一分析工具,对各种各样的现代理论,包括一些占主导地位的女性主义理论进行质疑和解构。最后,作者总结了自己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观的看法,认为未来的女性主义是调和各种女性主义立场的一种更具创造性的差异政治理论,也必将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女性主义实践。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女性主义
解构哲学
作者简介:
董美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妇女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哲学、女性主义科学哲学。
相关报告
对欧美人类学“新潮”的几点印象
思想传承与后现代重现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反思
如何理解并分析女性身份群体建构问题
如何用女性主义理论主导研究
如何在定量分析中纳入性别视角
如何揭示父权制的生产机制
如何在研究中纳入女性经验
如何揭示女性的隐性弱势地位
如何用性别视角分析日常生活
文章目录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之源
(一)伽达默尔:知识由传统和偏见所致
(二)福柯:知识与权力不可分
(三)德里达: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
后现代女性主义为什么对科学进行批评
(一)语言创造了现实
(二)所有的知识都是情境的、不确定的、多元的
(三)知识是权力的工具
·
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