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浙江省永康市民居

作者:
陈昌余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3242字
所属图书:
永康民俗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民居是建筑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坐落在旧时的城市或乡村之中,其型制是与当时的生活方式、民间习俗紧密联系的。中国几千年文化积累所综合形成的复杂的民风、民俗,正是构成民居文化的深厚基础。永康民居多用“山”、“溪”命名。绝大多数村落都以一姓(男人姓氏)聚居,村内宗族关系错综,多数建有宗祠。旧时院落多为砖木结构、“凹”形三合院建筑,故名“七间头”、“九间头”。在建房用建筑材料上,永康自古就有石头筑墙的传统习惯,大陈陈氏宗祠等就是永康传统民居的代表。
关键词:

永康民居民居文化

作者简介:

陈昌余:陈昌余 浙江永康人,中共党员,记者、高级摄影师,著名民俗摄影专家。1959年参军后转业到新疆工作。历任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电力工会主席,新疆电视台专题部副主任,永康电视台电视摄制组组长,永康市文联常委第二届摄影家协会主席,浙江电影制片厂浙中影视部主任,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浙江工作站编导、副站长等职。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功勋会员、博学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俗摄影家协会创始人。曾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文化遗产抢救影像联盟副主席、世界科教组织联合协会名誉主席等职。被中国非遗保护中心评为“中国非遗领军人物”;2010年,荣获国家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第九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最佳创作奖”、世界文化艺术组织协会“文化艺术最高文献奖”。其业绩入编国家档案馆、中国文史出版社等50多种出版刊物和藏书。参加工作40余年,从影50年,转战南北,多次立功,数十次获奖,发表各类作品(包括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摄影作品)5000余件,出版《南北情缘》、《陈昌余摄影集》、《民俗摄影》(画册)、《永康百工》等。专著《永康百工》中《打铁》、《打铜》、《锡器》等12篇文章入编《中国传统文化大典》。摄影作品《石塘海岛》、《民族婚礼》、《驼铃声》等10幅作品先后获国家级政府奖及各艺术协会“金奖”和“银奖”。

文章目录
·永康民居
·“荆川桥”修桥记
·大陈陈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