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异质性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发展

作者:
宋玮 任筱寒
出版日期:
2015年6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4937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研究(第二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传统的金融中介和融资模式已经很难低成本地覆盖和满足日益广泛的异质性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覆盖广、成本低、可获得性强等特点,以一种崭新的金融模式提供了解决方案,以普惠金融的形式满足这些长尾、边缘但体量极大的异质性需求,成为传统金融业态的补充,推动了金融深化过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使用效率与质量。在以互联网金融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建设,建立明确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鼓励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深化合作,为实现普惠金融提供更多可能,并适时引导金融机构适度进行业务倾斜。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金融深化普惠金融异质性金融需求

作者简介:

宋玮:宋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任筱寒:任筱寒,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文章目录
·引言
·文献综述
·异质性金融需求的特征与金融压抑
互联网金融及其对传统金融业态的补充
  • (一)融资需求满足
  • (二)信息管理
  • (三)投资渠道扩展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建设
  • (二)建立明确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 (三)鼓励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深化合作
  • (四)适时引导金融机构适度进行业务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