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试析少年回归人员的社会化困境与保护
作者:
章锦夫
张怀仁
出版日期:
1992年8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字数:
372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回归社会问题研究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08.84-89
王鑫宝
梅岩清
贾关良
摘要:
少年回归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比成年回归人员高,在全国各省、市历次改造质量跟踪调查中一再得到印证,分析其原因,可以看到,少年虽经教育改造,但由于人生观没有确立,思想反复较大,这一身心特点,加上相对不公的社会处遇使他们更易陷于社会化困境。这不单单是少年回归人员的个人素质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亟需全社会伸出温暖友爱之手,给予特别的关怀与特殊的保护。
关键词:
特殊性
保护措施
社会化困境
少年回归人员
特殊保护
作者简介:
章锦夫:
张怀仁:
相关报告
论少年回归人员的家庭保护
“申遗”十周年:澳门历史遗产的保护与挑战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儿童教育的代际支持与发展困境——基于贵州XW县集中安置点的调查分析
论和谐社会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新时期少数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实务创新
扶贫工作必须要尊重地方特色和特殊性
文章目录
·
一、少年回归人员社会化特点及社会化困境的主要表现
·
二、少年回归人员的特殊性
·
三、少年回归人员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