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

作者:
王振耀 高华俊 柳永法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3125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政策进步指数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十二五”时期,我国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政策环境日益优化,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同时,我国残疾人总体生活水平和全社会评价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在基本生活保障、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指标体系以及省份排名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我国残疾人政策发展趋势。
关键词:

社会保障扶贫开发残疾人政策无障碍建设

作者简介:

王振耀:男,生于1954年,河南省鲁山县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原司长,博士、教授。致力于公益慈善、儿童福利和养老服务研究。联合发起“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参与筹建中国农村直接选举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四级响应体系,在汶川地震救灾过程中首创“一省帮一重灾县”对口支援模式,参与了孤儿津贴、老年人高龄津贴等多项国家基本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工作。1982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99-2000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获行政管理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著有《迈向法治型选举的历史逻辑》、《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村民自治前沿》、《善经济论纲》《重建现代儿童福利制度: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4)》等。主要从事公益与慈善、社会保障政策与实务、应急管理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研究。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杰出人物”。

高华俊: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1982年-1987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学位。2005年至2009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学位。曾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社会救济处处长、最低生活保障司城市处处长、社会救助司农村处处长等职。研究领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发表过《农村社会救助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进路》《2006-2010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发展报告》等多篇论文。

柳永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政策研究专员

文章目录
中国残疾人政策发展形势与挑战
  • (一)残疾人政策法律框架全面建立
  • (二)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迈入小康社会
·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指标体系
2012~2014年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省份排名
  • (一)2012年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
  • (二)2013年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
  • (三)2014年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
2012~2014年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省份排名特点
  • (一)东部地区残疾人政策走在全国前列,沪、京连续3年位列前五
  • (二)整体排名变动不大,内蒙古、湖南等6省份排名持续升高
  • (三)甘肃、云南、青海等西部省份指数排名显著高于其人均GDP排名
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指数单项三级指标突出省份
  • (一)辽宁、吉林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优势突出
  • (二)河北、黑龙江残疾人教育发展进入全国前十
  • (三)内蒙古、海南等省份残疾人社会救助比例位列全国前十
  • (四)西部地区扶贫开发投入规模显著
省级残疾人政策创新度省份排名与特点
  • (一)省级残疾人政策创新度省份排名
  • (二)省级残疾人政策创新特点
中国残疾人政策发展趋势
  • (一)残疾人政策将持续快速发展
  • (二)中部地区中国残疾人政策进步将持续加快
  • (三)康复服务将持续稳步发展,康复人才将出现快速增长之势
  • (四)两项补贴制度全覆盖在即,地方政策竞相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