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燕坊村鄢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作者:
晏俊杰
出版日期:
2017年3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8578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3卷·村庄类第2卷·华南区域第2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49年之前,燕坊村的治理主要依靠两种权力,一种是国家的权力,一种是宗族的权力。在鄢氏族人看来,保长、甲长是国家权力的代表,而族长公、房长公、“斯文”则是宗族权力的代表。本文从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规则、治理过程等方面分析1949年之前鄢氏宗族的治理形态。
关键词:

宗族治理燕坊村鄢氏宗族

作者简介:

晏俊杰:(1988~),男,汉族,河南省固始县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 国家治理概况
  • 宗族治理概况
第二节 治理主体
  • 族权与绅权
  • 父权与夫权
  • 国家权力
第三节 治理内容
  • “堂”内事务
  • 房支事务
  • 家庭事务
  • 国家事务
·第四节 治理规则
第五节 治理过程
  • 日常事务的治理过程
  • 重大事务的治理过程
第六节 燕坊村治理变迁
  • 行政区划的变迁
  • 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成立与变迁
  • 治理主体的变迁
第七节 燕坊村治理实态
  • 村庄治理的社会基础
  • 治理模式
  • 宗族势力与强人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