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NGO参与残障人士支持性就业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广州慧灵的案例

作者:
王潇 梁倩君 黄洁琪 陈嘉怡 李宗娅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2231字
所属图书:
理解民生:社会政策调查报告选集(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支持性就业服务不仅能使残障人士融入正常劳动力市场,也能使其获得相应的社会尊重,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就业创新模式。广州慧灵较早在该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借鉴中国台湾和芬兰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服务流程。其中慧灵庇护工场最为突出,然而不同于庇护性就业服务,支持性就业服务的高要求和高标准使机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并不顺畅,仍然存在机构人员不足、专业性不高、家庭支持力度小、缺乏政策支持等问题。本文建议完善有关支持性就业服务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此类NGO的扶持措施,并积极督促企业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

关键词:

NGO残障人士支持性就业服务广州慧灵

作者简介:

王潇: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

梁倩君:梁倩君,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

黄洁琪: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

陈嘉怡: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

李宗娅:

文章目录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及研究框架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二)对相关内容的已有研究
  • (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支持性就业服务模式构建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五)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二)资料分析方法
残障人士支持性就业发展概述
  • (一)支持性就业相关政策梳理
  • (二)慧灵支持性就业现状
慧灵庇护工场服务模式分析
  • (一)慧灵培训人员的筛选以及残障人士准入机制
  • (二)残障人士与社会的对接
  • (三)慧灵成功的原因
慧灵残障人士支持性就业模式建构
  • (一)慧灵与政府、残联、企业的关系
  • (二)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对策建议与总结
  • (一)对策建议
  • (二)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