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西部地区农民就地城镇化的一面旗帜——白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探析

作者:
赵强社
出版日期:
2017年8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1557字
所属图书:
三农论稿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白村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关中地区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有益尝试,探索形成了“主体重造、身份重构、产业重转、设施重布、资产重组、服务重塑、组织重建”的“1+6”建设模式,为关中平原地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并用行动回答了三个问题:“建社区就是逼农民上楼”的问题;“建社区违反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问题;“建社区只解决农民有房住,没有解决没钱花”的问题。白村的探索实践具有五个方面的启示:必须要有“好”规划引领;必须要有“好”产业支撑;必须要有“好”政策保障;必须要有“好”模式实施;必须要有“好”带头人组织。

关键词: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就地城镇化白村模式

作者简介:

赵强社:高级经济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学硕士、农业与农村发展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咸阳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办公室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农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在《学习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经济改革》、《理论导刊》等报纸杂志发表理论文章100余篇,出版专著和论文集《福利经济学研究》、《西部经济强市战略研究》、《职业农民培育研究》、《享受寂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另主编6部作品。

文章目录
·基本情况
·建设模式
·推进措施
·主要成效
·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