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

作者:
陈振华 张莹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7856字
所属图书: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8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异地城镇化”和人口向特大城市集聚的特点,导致“农民工”和“留守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应该依托地级市和县级城镇,促进人口集聚,并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和村庄就地改造,探索就近就地城镇化模式。这一方面可以降低城镇化的制度障碍和成本,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发展。同时,就近就地城镇化也符合当前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就近就地城镇化符合城镇化人口流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就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

作者简介:

陈振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战略所高级工程师。

张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 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文章目录
·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的提出
就近就地城镇化与城镇化健康发展
  • 1.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异地城镇化”现象
  • 2.“异地城镇化”模式下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困境
  • 3.“就近就地城镇化”有利于消除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障碍
“就近就地城镇化”与城镇合理布局和区域均衡发展
  • 1.我国城镇行政等级与城市规模现状
  • 2.培育地级市和县级城镇的重要意义
就近就地城镇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 1.“留守现象”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 2.与城镇化相结合的农村可持续发展
就近就地城镇化的现实基础与政策引导
  • 1.就近就地城镇化与农民工的流动意愿
  • 2.就近就地城镇化的政策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