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综合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作者:
曾刚 滕堂伟 朱贻文 海骏娇 宓泽锋 杨舒婷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961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先行者,是以创新创业系统和绿色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空间载体。为了评估中国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明确发展短板,本报告构建了包含14个绿色生态类核心指标与5个创新创业类特色指标的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借助2015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通过综合指数、系统聚类等方法,对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并与往年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北京、上海、深圳、天津、苏州、广州、杭州、武汉、厦门、西安名列综合得分前十位;根据聚类结果,百强城市分为综合创新型、环境经济型、生态社会型和科技资源型四类;根据空间分布,百强城市的平均得分呈现出东部高、西部次之、东北再次、中部最低的空间格局:在七大经济区划中,华东、华南和华北区域的城市创新创业能力和生态经济方面均表现突出,西北、西南区域城市的创新创业能力相对较弱,但生态环境良好,东北和中部地区的城市在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建设与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均表现欠佳。

关键词:

聚类分析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创新型生态城市生态社会建设

作者简介:

曾刚:男,1961年11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委员会副主任,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区域规划等领域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与规划、产业集群、企业网络研究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上海市政府、广西南宁市政府、德国DFG(德国国家研究基金会)以及其他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研究项目30余项;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的多本专著先后在国内或国外出版发行。

滕堂伟:

朱贻文:

海骏娇:

宓泽锋:

杨舒婷:

文章目录
引言
  • (一)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本质属性
  • (二)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研究方法
  • (一)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建立
  • (二)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指数测算
  • (三)聚类分析及空间格局分析
评价结果
  • (一)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排名
  • (二)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聚类分析结果
  • (三)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空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