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区治理是 “三农”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乡村治理的“研究方法已经开始从传统的人类学、社会学的村庄整体研究,进一步深化到以农户和农民个体行为为基础的微观研究,与特定经济社会背景下的乡村社区实情结合起来”70427239。作为我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乡村社区的治理状况,既是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切身利益实现和满足程度的前提,也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所谓乡村治理,简单地说,就是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及管理制度。70427240而公共事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70427241各种合法的社会组织“协调政府治理目标和行为者的利益期待,积极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公益活动,在相应领域承担起自主和自治的管理责任”70427242。
改革开放以来,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乡村社会开始发生明显的结构变迁。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社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转型中,这些变化使今天的乡村社区呈现不同于传统乡村社区的性质特征。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从社区的形态来看,传统自然社区与现代社区并存,社区在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贫富程度等方面呈现巨大的差异性及层次性。在既有的社区治理中,有的表现为国家的全面干预,有的表现为社会力量起主导作用,有的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已经成为社区的重要管理者。70427243乡村社区治理结构因此也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
本章以宁夏银川兴泾镇回族自发移民聚居区——X村和银川市西夏区M移民区为例,探讨民族地区自发移民聚居区的社会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这个自发移民聚居区的基本结构特点、聚居区治理的主体和运行机制、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宗教活动与社区治理的关系、社区居民的认同和观念以及自发移民聚居区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等。本章所使用的问卷数据来自2015年4~10月在X村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自发移民所做的313份问卷调查,这313个样本占X村自发移民总户数的39.1%(以每户一个样本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