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自发移民聚居区社会治理结构与困境——以宁夏银川X村和M移民区为例

作者:
杨永芳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22607字
所属图书:
自发移民与社会治理——宁夏的实践和经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乡村社区治理是 “三农”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乡村治理的“研究方法已经开始从传统的人类学、社会学的村庄整体研究,进一步深化到以农户和农民个体行为为基础的微观研究,与特定经济社会背景下的乡村社区实情结合起来”70427239。作为我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乡村社区的治理状况,既是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切身利益实现和满足程度的前提,也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所谓乡村治理,简单地说,就是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及管理制度。70427240而公共事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70427241各种合法的社会组织“协调政府治理目标和行为者的利益期待,积极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公益活动,在相应领域承担起自主和自治的管理责任”70427242

改革开放以来,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乡村社会开始发生明显的结构变迁。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社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转型中,这些变化使今天的乡村社区呈现不同于传统乡村社区的性质特征。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从社区的形态来看,传统自然社区与现代社区并存,社区在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贫富程度等方面呈现巨大的差异性及层次性。在既有的社区治理中,有的表现为国家的全面干预,有的表现为社会力量起主导作用,有的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已经成为社区的重要管理者。70427243乡村社区治理结构因此也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

本章以宁夏银川兴泾镇回族自发移民聚居区——X村和银川市西夏区M移民区为例,探讨民族地区自发移民聚居区的社会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这个自发移民聚居区的基本结构特点、聚居区治理的主体和运行机制、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宗教活动与社区治理的关系、社区居民的认同和观念以及自发移民聚居区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等。本章所使用的问卷数据来自2015年4~10月在X村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自发移民所做的313份问卷调查,这313个样本占X村自发移民总户数的39.1%(以每户一个样本计算)。

关键词:

社会治理自发移民聚居区宁夏银川X村和M移民区

作者简介:

杨永芳:(1969.12 ~)女,甘肃省民勤县人;宁夏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宁夏社会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移民与贫困问题、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199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92~2002年在中国盐业总公司内蒙古吉盐化集团公司从事行政管理工作,2002年6月通过招考进入宁夏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从事社会学研究,2005年8月~2006年7 月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进修。主持并完成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主持并完成两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参与多项委托课题、院级重大现实问题课题。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论文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研究报告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X村的基本结构和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X村的形成与管理
  • X村回族自发移民聚居区的人口特征
  • X村的属性
第二节 X村社会治理中自发移民的参与活动
  • X村自发移民的政治参与
  • X村自发移民的拆迁安置
  • 宗教信仰与社会治理
第三节 X村社会治理的基本模式
  • X村流动人口管理站的建立和功能
  • 管理站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 M移民区:一个独特的自发移民聚居区
  • M移民区的由来和形成
  • M移民区属地化管理的探索
第五节 从X村和M移民区看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
  • 西部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 自发移民聚居区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
第六节 本章小结和讨论
  • 自发移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低
  • X村流动人口管理站是由基层地方政府建立的非常设机构
  • 宗教组织发挥了某些社会整合功能
  • 自发移民具备基本的公民素质
  • M移民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