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贵州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的社会支持构建

作者:
杜双燕
出版日期:
2017年4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3083字
所属图书:
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系统考察了贵州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救助对策措施。研究表明,从成因来看,父母“一方死亡,一方另嫁”、“一方死亡,一方失踪”、“父母一方服刑”是形成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主要因素,其中“一方死亡,一方另嫁”占比最高,达50%以上。在对此类儿童进行救助过程中,由于其异于孤儿的属性,存在发现滞后,信息采集困难;法律法规欠缺,多头管理,职责分散,社会支持严重不足;救助机构和设施、人才严重短缺,致因源头不易消除,传统亲缘网络支持弱化等问题。建议从源头预防、立法保护、制度支持、平台支撑、部门协作、科学管理、社会响应、动态监测等方面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社会支持进行构建。

关键词:

社会支持救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作者简介:

杜双燕: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省甲秀文化人才,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社会学、人文地理学、喀斯特资源管理与区域发展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研1项。主持完成民政部、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课题6项,贵州省领导圈示课题3项。部分研究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在《中国公共卫生》《中国艾滋病性病》《西北人口》《中国岩溶》《贵州社会科学》等CSSCI和CSCD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曾获民政部理论征文二等奖。

文章目录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成因及生活状态
  • (一)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成因
  • (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状况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救助现状
  • (一)政府层面的努力
  • (二)非政府社会层面的补充服务
  • (三)公民个人层面的助力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救助存在的问题
  • (一)底数不清,发现滞后,信息采集困难
  • (二)救助制度亟待完善,法律法规欠缺,政府救济覆盖范围有限
  • (三)多头管理,职责分散,统筹协调难度大
  • (四)救助方式单一,社会支持严重不足
  • (五)救助机构和设施严重短缺,救助人才供给不足
  • (六)现行监护制度滞后,传统亲缘网络支持弱化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的社会支持构建
  • (一)源头预防
  • (二)立法保护
  • (三)制度支持
  • (四)平台支撑
  • (五)部门协作
  • (六)科学管理
  • (七)社会响应
  • (八)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