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上海慈善事业与政府社会救助衔接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克勤
出版日期:
2006年1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4598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上海慈善事业从起步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改革开放、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而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逐步规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又起到救助弱势群体、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

政府慈善事业组织救助

作者简介:

孙克勤: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社会学》杂志主编、研究员,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和出版管理工作,现主要从事社会政策、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近年来承担的课题主要有:200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系列课题“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上海社会建设研究”(首席专家)、200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系列课题“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首席专家)、“进一步完善上海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课题负责人)、2005年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转型期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2003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上海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前的经济储备与社会储备研究”(课题负责人),研究成果有《社会政策:欧洲的启示与对中国的挑战》(合著,周建明主编),《社会工作法律基础》(合著),论文《老龄化社会与上海老年生活质量》、《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养老保险改革与上海社会和谐发展》、《论上海中等收入群体经济活动》、《完善上海城镇“低保”制度研究》、《上海慈善事业与政府社会救助衔接发展研究》、《转型期的上海劳动就业问题》、《扶持弱势群体,建设和谐社会》、《上海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等。

文章目录
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现状
  • (一)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的变化趋势
  • (二)上海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的关系
  • (一)政府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都承担着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责任
  • (二)政府社会救助是政府行为,慈善事业是民间行为,两者性质不同,服务理念与运作方式有所区别
  • (三)慈善事业对政府社会救助的“积极补充”和“拾遗补缺”
·政府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发展的现实机遇
政府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的发展对策
  • (一)慈善组织要正确把握和处理与政府社会救助的关系
  • (二)加强政府部门与慈善组织的协调
  • (三)健全社会救助工作基础网络
  • (四)慈善事业与政府社会救助的衔接,不仅是物的层面的衔接,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衔接
  • (五)加强“义工”队伍建设
  • (六)慈善事业除了对弱势群体进行物质救助和情感交流外,作为民间公益组织,从广义上来说,还有担负弱势群体利益需求表达的职责和义务
  • (七)建立科学规范的慈善捐赠机制
  • (八)大力培育企业捐赠公益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