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民族形象之擅用:全球化进程中韩国的大米之文化政治学

作者:
金光亿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6754字
所属图书:
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后期,少壮派知识分子为了将韩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国家的正体性以自己的角度进行再记述,积极开展了在“minjok”(民族的)、“minjung”(民众的)文化旗帜下的革命运动。他们为了发现民族文明源泉的纯粹性,对历史文物给予关注。同时,将农夫群体刻画成本性善良而老受欺瞒,在帝国主义者、殖民主义者和资本主义者暴力下饱受苦难的形象。如与“土地”或“土”、“故乡”(gohyang)、“农村”(sigol,nongchon)、“过去”(yetnal)、“传统”(jeontong)、“母亲”(eomma)之类的词语相关的形象及其所内含的意义,被用于象征国家的道德健康以及神圣生命之精髓。

关键词:

韩国大米民族形象文化政治学

作者简介:

金光亿: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人类学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创立韩国当代中国研究会和首尔国立大学中国问题研究所,曾任首尔国立大学跨文化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及韩国文化人类学学会主席。2009年被韩国授予“国家杰出学者”奖。出版的主要英文著作有:主编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Culture(2000),合著Hum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Kimchi and Kimjang Culture(Minsokwon,2013),合著Re-orienting Cuisine:East Asian Foodway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Berghahn,2015),主编Humanities for Healing(UNESCO,2015),以及多部韩文学术著作。

文章目录
·介绍
·大米的三个层面
·历史经验中的大米
·回眸前现代时期
·从自然的大米到米的美学
·政治、经济以及全球化
·结论或暂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