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京津冀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作者:
罗植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8168字
所属图书: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8~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通过索洛余值法,本研究估计了京津冀三地2006~2016年的资本和劳动力对产出的弹性,并进一步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指数。比较估算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京津冀三地的科技水平差异较大,以保守的估算结果看,北京的全要素生产率也是河北的2倍多;第二,北京的科技进步最快,天津次之,河北最慢;第三,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未在科技水平上对天津和河北形成明显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协同发展溢出效应

作者简介:

罗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治理。主持完成“北京市政府激励企业科技投入优化研究”“首都城市治理的标准化战略及实现路径研究”等多项课题。博士后研究项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机制优化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主持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治理视域下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系统优化研究”。专著《中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文章目录
·模型设置
·数据处理
·产出弹性估计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指数
·经济含义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