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弃管小区”到“居民自治”——基于长春市长山花园社区治理实践的思考

作者:
麻宝斌 陈希聪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582字
所属图书:
吴亚琴社区工作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单位制的解体以及街居制的改革,社区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并日益成为城市基层矛盾交织的“场域”,为此,必须通过加强社区自治能力,大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长山花园社区作为物业弃管小区,其从“弃管小区”到“居民自治”的治理成效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治理社区提供了一个微观的样本。长山花园社区的自治之路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存在“行政整合过度”的问题,社区治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要保证长山花园社区居民自治的长期、稳定和有序发展,还需要更进一步培育社区的自治能力,并且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社区治理社区自治党委领导长山花园社区

作者简介:

麻宝斌:汉族,1973年生于吉林省敦化市。2000年在吉林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97年起执教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曾在美国丹佛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校做访问研究。现为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吉林省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青联常委,长春市青联副主席,吉林省廉政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和广东金融学院等校兼职教授。已出版专著或合著6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政治参与》《社会正义与政府治理》《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十大基本政治观念》等);主编或参编教材1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荣获省级社科奖励7项和市级奖励4项。

陈希聪: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

文章目录
长山花园社区概况与治理实践
  • (一)构建“1+3+5”的自治管理模式
  • (二)创新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三)构建化解社区矛盾的“联调联动”机制
  • (四)致力于社区文化的建设
长山花园社区的治理成效与主要经验
  • (一)依靠党委领导,带动社区民主自治
  • (二)依靠魅力型领导者,多方争取社会资源
  • (三)寓管理于服务中,同时构建好两套体制
  • (四)创造有形成果,促进治理走向良性循环
  • (五)立足社区环境,善于挖掘和运用有利因素
实现社区自治的路径选择:基于长山经验的思考
  • (一)进一步合理定位政府职能
  • (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统筹功能
  • (三)不断完善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
  • (四)注重培育社区的社会资本
  • (五)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